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(新能源)有限公司

青椒工坊|我院开展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师发展:机遇、挑战以及未来” 专题研讨会

2025年03月18日

为进一步推动学院面向现代化的教学创新工作,提升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,3月14日下午,我院教师发展中心携手通识教育学院,特邀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教育学院副教授杨帆,为全院青年教师带来主题为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师发展:机遇、挑战以及未来”的“青椒工坊”研讨会。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孙倚娜主持。

杨帆以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为切入口,梳理了从1950年的图灵测试到当下ChatGPT和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现象级应用的演进过程,阐释技术变革与教育创新的复杂关系。谈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关注,杨帆指出,教师是教学改革的起点,而人工智能为教师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,创设新的场景:人工智能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,助力学情分析、课程设计与智能评测;解答专业学术问题,加快科研创新;搭建自主学习平台,实现教育私人定制;节约人力资源成本,模拟互动学习场景。

针对论坛观众提问,杨帆结合大量案例,详细介绍了科学使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技巧,示范讲解了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法、知识蒸馏法、颗粒度调节器等7个“神仙指令”,引导人工智能给出更为准确、更具价值的回答。

杨帆指出,教师使用人工智能目前仍存在着技术应用能力不足、部分教师技术接受度不足、信息伦理安全等问题。因此,在学校建设“AI+教师”专业评价制度,完善教师服务成长体系、智能教研制度和教育督导机制的同时,教师也应以学生为中心,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,提高数据安全意识,防范数据泄露与滥用。

最后,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、人事处处长秦大可总结指出,本次论坛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、潜在挑战以及应对策略。希望“青椒”们能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,在数智化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,拥抱变化,勇于探索,共同开拓我院教学创新的新境界。

此次“青椒工坊”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学习交流平台,对于推动学院教学创新工作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,“青椒工坊”将继续以教学创新为中心开展研讨活动,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,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(通识教育学院、教师发展中心)

Baidu
sogou

关闭